为民创城不停步 创新常态长效的文明机制

 2021-09-20来源:太原日报

“一盔一带”活动。

  迎泽大街、长风街、五一路等城市主干道,上万个沿街果皮箱不见了,真正做到了“垃圾不落地,城市更美丽”;大小商业体的门脸、立面干净整洁,“门前三包”升级为“门前五包”;城市各个角落没了“僵尸”共享单车,划位停取,凭牌照上路;大力挖掘停车资源,乱停乱放现象显著减少,“一盔一带”蔚然成风……近两年来,为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长效,我市多措并举提升城市颜值、气质,从最影响城市形象的地方抓起,推进道路、立面景观化改造,推进公共自行车精细化管理,提升道路交通设施安全水平,从点滴细节推动文明创建步入制度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的轨道。

 “门前五包”:

  人人行动环境靓丽

  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,营造干净、整洁、有序的城市生活环境,迎泽区积极推进“门前五包”(包洁化、包绿化、包秩序、包立面、包文明)责任制落实,截至目前,签订“五包”责任书的责任单位、经营商户已有8900余家,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意识正在逐步提升。

  放眼望去,一排排商铺门前“靓”起来,以前的“牛皮癣”小广告不见了,一块块公示牌挂起来;街道上乱停乱放的车辆有了“归宿”、店铺外乱涂乱画的墙面粉刷一新、大树上乱挂物品的现象消失了,崭新的面貌受到居民和经营户的一致好评。

  “现在我非常注重自己门口的卫生”,迎泽区青年路上一家乐器行店主说,“5月以来,城管和社区干部经常来检点,要求店里店外每天打扫卫生。刚开始我没当回事儿,甚至还有点儿抵触,后来了解了创城工作,就主动挂起了‘门前五包’公示牌,一早一晚认真打扫店里店外……时间一长,每天进门咨询的客户似乎也多了起来,感觉自己的心情都是敞亮的。”

  不仅如此,现在若有人在街道上乱停乱放车子,周边店铺的老板、店员都会主动提醒车主配合“门前五包”,个个都成了义务讲解员;看到墙上贴的小广告,大家也会顺手撕下来,看到乱扔烟头、果皮等不文明行为,也会站出来制止。

  为切实落实“门前五包”,迎泽街道还成立了一路一专班。辖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非机动车胡乱停放,比如中正天街、迎泽公园、太原五中等门口,自行车和电动车占便道现象严重。街道工作人员就与单位沟通,介绍“门前五包”的内容、责任范围、实施办法等。现在,“门前五包”从一纸文书变成了每个商铺具体实施的标准,成了大家的责任和义务。

  如今,临街单位及门店内外环境卫生明显改善,门店内外秩序井然,门前也很少出现乱停放车辆、乱堆放物品等现象,门店、橱窗干净了,广告文字规范了,很多经营户都做到了文明经营。

  迎泽区委宣传部有关人员介绍,为使“门前五包”常态化,该区把社区网格员、小巷管家、执法部门、责任单位联合起来成立了巡查小组,每天发现问题、做好记录、现场沟通、及时解决,一周一汇总、一月一考评。

  与迎泽区一样,创城活动开展以来,各县(市、区)落实“门前三包”也频繁发力。在万柏林区十二院城社区,网格员对辖区和平南路沿街门店进行“三包评比”,张贴“优、良、差”标签,对优秀单位悬挂“流动红旗”,以示表彰奖励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;在小店区并南一社区,网格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身着“红马甲”走上街头,帮忙摆放共享单车、自行车、电动车,清理垃圾杂物,太堡街变得整齐、干净;尖草坪区所有55个建制村全部推行农户“门前三包”,经过几个月的整治,煤堆、柴堆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绿植,是农户拿起扫帚,把门前清扫得干干净净……

  共享单车:

  规范管理一车一牌

  为解决市民出行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,共享单车应运而生,极大地方便了大家的生活,但共享单车乱停乱放、单车企业超量投放等现象带来新的问题。

  为规范共享单车乱象,我市出台一系列措施,形成了“政府引导、部门发力、企业落实、市民参与”的长效管理机制。我市建立了“数字化城管+共享单车负责人”直接对接快速处置机制,对110联动、12319数字城管热线、市长信箱接到的共享单车无序摆放、影响出行的群众投诉问题,明确专人、完善“责任、问题、整改”三清单制度……这些措施为全国共享单车管理提供了“太原方案”。

  在共享单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的同时,我市不断探索共享单车管理的新方法、新路径。今年8月,我市创新管理机制,推出给共享单车上牌的措施,成为全省最先给共享单车上牌照的城市。

  9月15日上午8时30分,市民赵耀辉在亲贤北街由西向东疾行,快到茂业天地门口时,发现平时占满步道的共享单车少了很多。

  “周边商场比较多,人流量很大,平时早晚高峰,路边停满了共享单车,有时把步道都挤占了,行人只能在非机动车道与电动车、自行车抢道,甚至穿行到机动车道上。”赵耀辉说,平时上下班最发愁走这段路,因为要和电动车、自行车抢道,但共享单车占道现象最近明显改善,行人在步道上行走,电动车、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,交通变得井然有序了。

  同时,每天骑共享单车出行的张女士很细心,近日发现车筐内侧多了一块牌照,上面有字母,还有一串数字,落款是“太原市交通运输局监制”。

  “截至目前,我市共享单车都已上牌,一车一牌。上牌照就是为了有效地调控我市共享单车规模,遏制共享单车多投、乱投。”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公共交通和共享汽(单)车执法大队队长王光瑞介绍,按照相关规定,我市共享单车投放总量不超过16万辆,但有的单车企业会超量投放,车辆数量太多、管理能力不足是造成共享单车乱象的主因。

  “这次单车企业给车辆上牌,需要将牌照上的数字编码与车身编码、车架号一一对应,后期如果车辆出现损坏需要更换,也按照一车一牌的原则进行,如果新增车辆,必须要撤销旧牌照,才可调换新牌照。”

  “为确保市民出行用车需求,我们将不断要求单车企业强化运维服务,鼓励企业运用科技化手段优化全市车辆调度和停放秩序管理。同时加快完善城市监管平台智能化管理功能,实现对企业和各级主管部门的有效监督和行业发展研判。”王光瑞表示。

 文明交通:

  限时临停一盔一带

  打造文明交通,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。为此,我市开展了政府牵头、交警等部门共同参与,既治标又治本的文明交通综合治理行动,形成了长效治理机制,比如礼让斑马线已经成为亮丽的风景线。

  家住柳溪街附近的薛女士,每天中午要给孩子做饭,中午时间紧,找不到车位很着急,她以前只好把车停在路边。文明交通综合治理中,交警施划了限时停车位,薛女士便不再随意停车了。

  她说:“限时车位,不但可以在夜间停车,中午12时至下午3时也可以停放,虽然车位还是比较紧张,但稍微等等总能找到停车位,大家也都愿意规规矩矩停车。”

  在校园周边设置临时停车带的做法,也在我市逐步推广,极大地方便了家长接送孩子,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高峰期校园周边的拥堵状况,改变了以往一抓就好、一放就乱的局面。

  治理背街小巷,挖掘停车潜能的同时,我市依托“四警联勤”机制,以严管示范路口和主次干道为重点整治区域,持续加大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管理力度,严查严管车窗抛物、翻越护栏、行人闯红灯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。长时间、高标准的严格管理,使得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出行意识,有了潜移默化的提高。

  特别是去年以来,我市交警积极开展“一盔一带”安全守护行动,通过宣传、劝导、赠送头盔等形式,促使越来越多的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开始主动佩戴头盔。

  为了使文明交通成为常态,近年来,我市相继出台了《太原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》《太原市交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办法(试行)》等地方法规,对提升我市交通管理水平,提高交通参与者文明程度提供了制度保障。